8月26日,2025年渭南市班组建设大赛圆满落幕,渭南市公路局官池养护中心标线队作为本土公路养护领域的“实干代表”,携“老师傅与青年骨干共破难题”的真实实践成果参赛,从1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,最终斩获二等奖,其出色表现获得评委及现场观众的一致肯定,将代表渭南市参加2025年陕西省班组建设大赛。
比赛现场,标线队队员王建军、韦哲、乔敏、余文婷以原创情景剧《标线匠心》,将团队研发第七代标线机时的一场“班前会争论”搬上舞台——青年骨干韦哲提出以程序控制实现标线施工自动化,老师傅乔敏则从三十余年一线经验出发,坚持“简单可靠才是硬道理”,认为野外作业环境复杂,“好看不如好用”。双方你来我往、金句频出,气氛一度“火药味”十足。队长王建军并未简单“灭火”,而是借此将矛盾转化为任务——组成“实战组”与“创新组”,分头攻关玻璃珠撒布均匀度与程控系统稳定性。
真正的融合发生在攻坚时刻。当韦哲团队反复调试仍无法解决标线切断时序错位,乔敏一句“不是电路问题,是轮胎打滑”,点醒众人,通过在轮胎部位加装旋转毛刷清除泥垢,使设备顺利通过实地测试。这一刻,年轻一代的理论知识与老师傅的实战经验实现了完美互补。
情景剧背后,是这支标线队多年来“问题导向、持续迭代”的自主创新之路:从服务渭南公路早期的三轮式“一代机”,到适配如今复杂路况的“七代机”,这支标线队不仅拿下5项国家专利,更累计为渭南境内公路施划标线超10000公里,覆盖多条“四好农村路”和国省干线公路。情景剧中,既有“老带新传经验、新促老破局限”的人才培养氛围,也展现了渭南基层班组“盯着本地问题改、跟着民生需求创”的实干基因。
此次大赛不仅是一次荣誉的收获,更是班组建设的实战检验。标线队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,持续弘扬“创新为要、协同为本”的团队精神。目前,他们已着手开展第八代标线机的预研工作,重点提升设备在极端天气下的作业稳定性。队长王建军表示:“我们要让‘争论’继续发生,让班前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。”